最近很多小夥伴想了解策馬前途須努力,今天小編專門整理了策馬前途須努力的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策馬前途需努力,莫學龍鍾虛歎息"是什麽意思?
- 2、“策馬前途需努力,莫學龍鍾須歎息”全詩是什麽?
- 3、策馬前途須努力 全詩
"策馬前途需努力,莫學龍鍾虛歎息"是什麽意思?
意思是:
年輕人要努力向著理想前程奮勇前進,不要像老來一事無成的人那樣隻知道空歎息,因為到那時歎息也是沒有用的。
自唐朝詩人李涉的《嶽陽別張祜》。這首詩的流傳,倒不單純由於“本事”之奇,而是由於它在即興式的詼諧幽默中寓有頗為嚴肅的社會內容和現實感慨。
作者簡介
李涉(生卒年不詳),自號清溪子,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代詩人,約806年前後在世。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後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
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複歸洛陽,隱於少室。文宗大和(827年—835年)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李涉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策馬前途須努力
“策馬前途需努力,莫學龍鍾須歎息”全詩是什麽?
嶽陽別張祜
李涉
十年蹭蹬為逐臣,鬢毛白盡巴江春。
鹿鳴猿嘯雖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
山瘧困中聞有赦,死灰不望光陰借。
半夜州符喚牧童,虛教衰病生驚怕。
巫峽洞庭千裏餘,蠻陬水國何親疏。
由來真宰不宰我,徒勞歎者懷吹噓.
霸橋昔與張生別,萬變桑田何處說。
龍蛇縱在沒泥塗,長衢卻為駑駘設。
愛君氣堅風骨峭,文章真把江淹笑。
洛下諸生懼刺先,烏鳶不得齊鷹鷂。
嶽陽西南湖上寺,水閣鬆房遍文字。
新釘張生一首詩,自餘吟著皆無味。
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鍾虛歎息。
作者簡介:李涉(約806年前後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後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複歸洛陽,隱於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人物軼事:晚唐範攄《雲溪友議》記載,長慶二年,正做太學博士的李涉前往九江,看望自己做江州刺史的弟弟李渤。船行至浣口,忽然遇到一群打家劫舍的盜賊。數十名賊人手執刀槍,喝令他們停船。船停下後,劫匪問:“船上何人?”船夫答道:“是李涉博士。”匪首聽說後,命令部下停止搶劫,說:“如果真是李博士,我們就不劫他的財了。不過我輩早就聽說他的詩名,希望他能給我們寫一首詩。”李涉聽罷,鋪開宣紙,寫了一首絕句:井欄砂宿遇夜客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於今半是君。 匪首得詩大喜,不但不搶李涉的錢財,反而送了許多財物給他。由此可見李涉在當時的名氣是很大的,此事另有其他版本,但大意如此 。 關於這首詩,《唐詩紀事》上有一則饒有趣味的記載:“涉嚐過九江,至 皖口(在今安慶市,皖水入長江的渡口),遇盜,問:“何人?”從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學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奪,久聞詩名,願題一篇足矣。‘涉贈一絕雲。“這件趣聞不但生動地反映出唐代詩人在社會上的廣泛影響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詩在社會生活中運用的廣泛──甚至可以用來酬應”綠林豪客“。不過,這首詩的流傳,倒不單純由於“本事”之奇,而是由於它在即興式的詼諧幽默中寓有頗為嚴肅的社會內容和現實感慨。
策馬前途須努力 全詩
策馬前途須努力
寄河陽從事楊潛
李涉
憶昨天台尋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
金烏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點蓬萊光。
安期先生不可見,蓬萊目極滄海長。
回舟偶得風水便,煙帆數夕歸瀟湘。
瀟湘水清岩嶂曲,夜宿朝遊常不足。
一自無名身事閑,五湖雲月偏相屬。
進者恐不榮,退者恐不深。
魚遊鳥逝兩雖異,彼此各有遂生心。
身解耕耘妾能織,歲晏饑寒免相逼。
稚子才年七歲餘,漁樵一半分渠力。
吾友從軍在河上,腰佩吳鉤佐飛將。
偶與嵩山道士期,西尋汴水來相訪。
見君顏色猶憔悴,知君未展心中事。
落日驅車出孟津,高歌共歎傷心地。
洛邑秦城少年別,兩都陳事空聞說。
漢家天子不東遊,古木行宮閉煙月。
洛濱老翁年八十,西望殘陽臨水泣。
自言生長開元中,武皇恩化親沾及。
當時天下無甲兵,雖聞賦斂毫毛輕。
紅車翠蓋滿衢路,洛中歡笑爭逢迎。
一從戎馬來幽薊,山穀虎狼無捍製。
九重宮殿閉豺狼,萬國生人自相噬。
蹭蹬瘡痍今不平,幹戈南北常縱橫。
中原膏血焦欲盡,四郊貪將猶憑陵。
秦中豪寵爭出群,巧將言智寬明君。
南山四皓不敢語,渭上釣人何足雲。
君不見昔時槐柳八百裏,路傍五月清陰起。
隻今零落幾株殘,枯根半死黃河水。
以上就是策馬前途須努力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